查看原文
其他

免费!2019年度“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青年培训课程招募学员公告

学术之路 2021-09-16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一、背景介绍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证研究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对实证研究具体方法讨论不足、理论基础与数据分析以及结论得出的关系不清、数据环境较差和收集困难等问题。而近年来司法改革所倡导的第三方评估、人工智能与法律大数据等新的发展又对刑事司法领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推动刑事司法领域理论研究、制度改革、实践操作与实证研究方法的深度融合,需要形成有志于长期进行实证研究并且熟稔研究方法具体操作的研究群体,培育研究群体内就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深度批判、探讨以共同进步的氛围。有鉴于此,由何挺和程雷两位青年学者倡导和组织,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中心共同于2014年8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了第一次“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青年培训课程,课程面向在读博士生和青年研究者,以形式多样的一周课程,重在讲授不同研究方法在刑事司法领域内的具体运用。自2019年始,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智慧司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将继续开展培训课程,以为中国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拾薪添火。计划于2019-2021年期间举办三次培训课程,现招募2019年度培训课程学员

二、2019年度培训课程具体安排

1.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智慧司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2. 时间:2019年8月12日至8月18日(课程时间为7天),8月11日报到。

3. 地点: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内(白云山校区)

4. 费用:凡经过选拔被本培训课程招录为学员的,由主办方承担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食宿费用,不收取任何学费和培训费

5. 课程主要内容:实证研究概述、数据分类与运用、研究设计、抽样方法、问卷调查与设计、数据统计与分析、官方数据与二手数据的运用、定性访谈、观察、司法改革的评估方法、实验研究与试点、法律大数据与运用裁判文书开展研究的方法……

6. 课程开展的基本方式:本次培训采用多种授课方式,主要包括:

(1)专题讲授,由授课老师按照不同的专题讲授有关实证研究的基础理论和不同方法;

(2)示范性实证项目讲解,邀请实证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者讲授他们开展的实证研究项目,以实例的形式呈现某一种研究方法如何具体开展;

(3)小组讨论,所有学员将按照研究主题的不同进行分组,并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就拟开展的实证研究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讨论;

(4)实地调查或观察,就刑事司法领域内的某一主题走入司法实践,对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尝试。

7. 授课老师:由四位主讲老师和特邀专家组成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效率,避免语言翻译转换所带来的学习障碍,本次培训课程特别邀请了两位在国内接受法学本科教育,之后在美国接受系统的方法训练并在美国长期从事刑事司法与犯罪学领域实证研究的华人主讲老师。本课程全部用中文进行。

四位主讲老师

卓越,美国圣约翰大学犯罪学与社会学副教授(终身教职),纽约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于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系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犯罪学和家庭社会学领域的定量研究,在大型社会调查和项目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科统计学、刑事司法政策与项目评估、比较犯罪学、生命历程犯罪学、毒品与社会等研究生课程,其科研著作发表于British Journalof Criminology,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Treatment等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魏庆,现任美国纽约州电网资深数据分析师,前任美国维拉司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于纽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获得犯罪学博士学位。在维拉研究所期间主持参与了纽约州毒品法案改革实证研究,纽约市监狱重犯率实证研究,并参与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有关犯罪学的社会影响基金评估方案。熟悉了解美国刑事司法与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精通各种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的运用,包括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的研究。

 

程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与司法制度,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和维拉司法研究所研修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法学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借调至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参与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改、中央政法委司改办参与司法改革研究工作;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承担的刑事司法改革项目实证研究方法、遏制酷刑、死刑复核程序改革、量刑程序改革、取保候审改革试点等实证研究项目。

 

何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少年司法与实证方法,曾赴美国哈佛大学和维拉司法研究所研修刑事司法实证研究方法,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实证研究和研究方法的文章多篇,出版《外国刑事司法实证研究》、《失败启示录——刑事司法改革的美国故事》等与实证研究有关的著作。负责或参与了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实证研究、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专章实施状况评估、附条件不起诉试点项目、昆明盘龙未成年人司法分流项目评估、深圳市司法改革评估等实证项目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课程还将邀请3-4位在国内刑事司法领域开展实证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者进行特邀授课。

三、招募学员要求

本期培训课程公开招募10名学员。

申请学员需符合以下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1)刑事法专业(含刑法、刑诉、犯罪学等)在读博士生或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或研究人员;

(2)曾经开展或参与过刑事法领域的实证研究,对实证研究有一定了解;

(3)希望在自己今后的研究中将实证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申请学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含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

(2)过往开展或参与刑事法领域实证研究的经历介绍(可以提供相关论文、研究报告、设计或参与设计的数据收集工具或研究方案等材料);

(3)对于在刑事司法领域内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认识(字数不限);

(4)一份拟在今后开展的刑事司法领域实证研究的初步研究方案。

申请材料请于2019510日前发至201821420030@mail.bnu.edu.cn,我们将于5月底确定入选的学员名单并通知。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5-2019)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全国历年法学考博、考研真题汇编

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成绩公示

上海财经大学关于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普通招考方式复试录取相关工作公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关于网站更新维护期间投稿事宜的通知

陈瑞华教授:如何做好法学研究的60个经典论断

首届“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论坛”邀请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